立足現場挖潛力 精準施策強管理

——鹿鳴礦業各生產單位扎實推進大商務管理再提升三年行動
?
自集團公司全面部署大商務管理再提升暨降負債三年行動以來,鹿鳴礦業立足生產一線實際,緊扣“效益提升、價值創造”核心目標,通過壓實責任鏈條、深化現場管控等措施,將“再提升”精神轉化為具體實踐,在采、選、尾等關鍵生產環節精準發力,推動大商務管理再提升工作在生產現場落地見效,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壓實責任鏈條,管理效能在一線提升
鹿鳴礦業各生產單位將管理責任落實作為重要抓手,確保大商務管理再提升工作要求穿透至基層神經末梢。采礦廠嚴格落實再提升三年行動部署會議精神,結合自身規劃,細化專兼職商務管理人員職責與管控目標,定期檢視成果、補齊短板,推動目標有效達成。選礦廠通過調度例會、成本分析會、早班會、派班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宣貫學習,每月遴選優秀車間參與公司經濟活動分析會并進行車間成本分析匯報,將“成本可控、降本有我”理念深植人心,營造出“全員算成本、事事講效益”的濃厚氛圍。尾礦庫管理中心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明確各部室、車間職責,構建協同高效的管理網格,并建立配套績效考核體系,將工作成效與激勵直接掛鉤,有效激活全員主動降本、積極創效的動力。
二、深化現場管控,生產效能在源頭提升
現場生產平穩可控是降本增效的關鍵支撐,鹿鳴礦業各生產單位將大商務再提升理念融入關鍵生產環節的現場管控,實現生產效能提升。采礦廠強化資源綜合利用與數字化管控。一是依據年度勘探巖芯化驗結果,對礦體端部、低品位礦與原生礦交界部位進行加密勘探,精準圈定礦巖界限,并動態跟蹤原礦品位,通過合理配給低品位礦石,穩定整體供礦品位,保障選礦需求。二是逐步啟動數字采礦系統及卡車智能調度系統應用,構建三維地質模型,實現按礦石品位自動優化配礦方案與鏟裝位置,結合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達成礦巖鏟裝厘米級精準控制,顯著提升出礦品位穩定性,礦石損失率與貧化率有效降低,2025年上半年礦石損失率與貧化率分別較計劃降低1.4個百分點、1.06個百分點。三是優化爆破工藝,開展爆破參數優化研究,對405m以上平臺礦石區域實施針對性爆破參數設置,保證爆破單耗達0.75kg/m3以上,實現“以爆代破”,提升后續鏟裝及破碎效率。選礦廠聚焦全流程降本。一是建立采選聯動機制,提高配礦合理性,均衡不同區域礦石硬度差異,保障半自磨高效低耗運行。二是強化設備管理,堅持“非計劃停機就是事故”理念,強化設備點檢與預防性檢修,提升設備運轉效率。三是嚴格工藝指標管控,通過工藝紀律檢查和技術分析會,確保鉬精礦回收率持續優于計劃值,攤薄單位成本。尾礦庫管理中心深挖創效潛力,實施四項關鍵技術優化。一是應用尾砂分級筑壩替代傳統機械筑壩,節省設備與人力投入。二是創新截滲壩回水循環利用鏈條替代新水,降低新水消耗。三是在溢流井采用自制虹吸管回水替代部分浮船回水,減少用電消耗。四是優化二級砂泵站管路聯通方式,降低生產成本及備件消耗。截至2025年6月,上述四項創新實踐已累計創效2970萬元。
三、聚焦成本管理,精益理念在末端扎根
實現“責任成本三年降低0.6%”的再提升三年行動核心目標,關鍵在于將大商務管理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環節。采礦廠通過精細化配礦和數字化調度,持續減少采礦設備空載率,優化現有資源利用效率。選礦廠構建了覆蓋全流程的閉環成本管控體系。一是將選礦成本計劃按工藝流程和項目類別分解,確保每個選礦單元目標指標清晰、可追可考。二是緊盯物資備件出庫,動態分析通報車間費用,異常即時預警、深挖原因、快速糾偏。三是深挖修舊利廢與自制備件潛力,延長備件壽命。尾礦庫管理中心大力推進熱熔修復破損PE管、人工除銹復用螺栓螺母、自制標識牌閘閥手盤等修舊利廢工作,精細復用資源,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鹿鳴礦業各生產單位聚焦智能礦山建設,協同應用數字采礦軟件、卡車調度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等智能礦山建設成果,強化過程控制,共同筑牢采選尾全流程降本增效堅實防線。
實干篤行,握指成拳。下一階段,鹿鳴礦業將繼續嚴格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大商務管理再提升三年行動部署會議精神,鞏固現有成果,探索更大突破,全力確保再提升三年行動開好局、起好步,推動生產流程持續優化,資源利用更加高效,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鹿鳴礦業 李圣)